Search

《擺脫煩惱痛苦的三個階段》

「只要確知自己是誰,就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了。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擺脫煩惱痛苦的三個階段》

「只要確知自己是誰,就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了。」這是我常常對學生說的。
但真的是如此嗎?

我們的成長進程裡,逃不過那個「自我肯定」的祭壇獻禮儀式…..付出相當代價地愛自己、成就自己、充盈自己後,才有力量在世間各種對自己的看法中不動不搖。

八年前,我請總編把第一本書上的標語定為「溫柔而堅定地走自己的路」,當時,父母和眾人對我的看法大多數只留在夢幻泡影的世界,似乎無法觸及到我,本來以為,自己可以就這麼安然地繼續保持在這樣程度的自在之中。
誰知到了這關鍵的一年,兇猛的挑戰重複襲來,我才有機緣明白「自我確認」之後尚有風景。里程不夠,煩惱猶在。

某一個晚上,我在案前沉思憂鬱,那陣子江湖中某個流傳的八卦令我快要喘不過氣來,千斤重的黑暗中突然靈光一現:「這些壓力會在我死了之後還存在嗎?」於是瞬間鬆了一口氣。

我後來才知道這就是初步擺脫「人我執」的觀修法 (觀「我」已死)。

幾週前某一次我又在困局中躊躇不去時,請教上師:「我還有甚麼可以努力的?」
,我自認為還算用功,固定分量的讀書、靜心、持咒、思維教法與空性…持續不輟,但…………到底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呢?還是有甚麼盲點?我當時極度地想要結束那個困境,既無力又迫切。

上師首先提醒我「關於他和你,你目前的所知與所見,都是以管窺天」。
祂的意思倒不是說我們有甚麼了不起的生命藍圖無法被窺見,而是單純地指出「知見」的危險性 --- 【一旦我們升起某種對人事物的看法,必然是偏見。】

接著祂說:「練習當一個Nobody吧!」
既然我已得到了這麼多肯定,那麼現在把自己放在後面一點的位置吧 !! 「一切不必在我」的位置似乎很輕鬆。

這是一個很大的開解,因為所有的痛苦都從那個「我」而起的。
如果,我們可以一次一次地認清自己是遊戲玩家(覺知者),而非電玩遊戲中的角色本身(我),那麼心境會有多麼地逍遙!
.
.
#中觀四百論第八品15句
先遮遣非福,中應遣出我,後遮一切見,知此為智者。

1. 遮遣非福 先排除會帶來惡果的身語意。
2. 中應遣出我 再把「我執」排除。
3. 後遮一切見 最後排除「我見」,才能達到「一切遍智」(全知全見)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歡迎來到哈哈佛大學,這裡提供大家一個自在而有深度的園地 (所以名之為 哈.哈佛), 幫助所有從「西方新時代」過度到「東方佛法」的朋友們來探索與學習。
View all posts